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中古社會與文化
SOCIETY AND CULTURE IN MEDIEVAL CHINA 
開課學期
97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歷史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陳弱水 
課號
Hist5341 
課程識別碼
123 U773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6,7,8(13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文18 
備註
範疇:中國。領域:思想、社會、一般。
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2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71medieval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這是一門歷史系的專題研討課,供歷史系研究生以及大學部高年級學生修習,歷史系大學部同學與外系所同學欲修習者,應該已具備中國中古史的基本知識,否則可能遭遇困難。本課的名稱是「中國中古社會與文化」,顧名思義,課程探討的對象是中古時代的重大社會、文化現象或問題。不過,中古時代非常長,如果從漢末算到唐末,有八百年的時間,加上這又是傳統中國歷史上社會和文化結構最複雜的一個時段,不是一門課所能充分說明討論的。本課因此選擇重點,作為幫助同學理解中國中古時代的引道。第一個重點是以士人階層為核心,介紹有關中古社會結構與變遷的種種問題。另一重點則是以政教關係為主軸,探討與宗教有關的文化現象。中古時代的一個重大特色,就是宗教的出現與興盛,如果繞過佛教和道教,很難對中古文化有較深刻的了解。本課處理宗教現象,重點在於宗教與世俗社會的關係,教義僅隨課做基本說明。本課討論的問題與閱讀材料將圍繞上述兩個主軸,學期前半的焦點為士人與其他社會階層,後半為宗教。此外,本課的涵蓋時間範圍大約為東晉南北朝到唐末,重點希望放在南北朝晚期以後。

關於上課的方式,基本上是個講演課與討論課的結合,而以討論為主。本課比較特別的安排是,除了現代學術論著的閱讀討論,還將選擇相關史料精讀,如此做的目的,一方面是讓同學有機會用比較直接的方式認識中古社會,另方面也希望有助於培養同學解讀史料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中古史料多以駢體撰寫,用典特多,當中又有宗教(尤其是佛教)典故,有其困難之處,修課同學須有心理準備。本課一週上課三小時,希望同學有充分的時間吸收、考慮課上的內容,達成較好的教學效果。

本課使用的教材為教師所指定的現代學術論著與原始資料,原則置於網頁供同學列印,或在課上發給。

至於本課的評量方式,本課無考試,以上課表現和學期報告作為評量的標準,但教師將要求同學在學期間繳交報告大綱與報告草稿,有關細節會陸續宣布。
 

課程目標
這是一門歷史系的專題研討課,供歷史系研究生以及大學部高年級學生修習,使同學有較深入認識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時期的機會。歷史系大學部同學與外系所同學欲修習者,應已具備中國中古史的基本知識,否則可能遭遇困難。 
課程要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6  課程介紹、導言 
第2週
9/23  士族概論、南朝士族 
第3週
9/30  北朝士族 
第4週
10/07  南北朝基層社會 
第5週
10/14  唐朝前期的士族 
第6週
10/21  科舉與唐代社會 
第7週
10/28  軍人與唐代社會 
第8週
11/04  唐宋變革的社會層面 
第9週
11/11  佛教、道教導論 
第10週
11/18  佛教與國家 
第11週
11/25  佛教與社會(一) 
第12週
12/02  佛教與社會(二) 
第13週
12/09  佛教與士人(一) 
第14週
12/16  佛教與士人(二) 
第15週
12/23  從佛教的立場看中國文化 
第16週
12/30  滅佛問題 
第17週
1/06  禪宗的崛起;總結